总共搜索到56条文献 排序方式 从年到年 仅显示OA的文献 |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野外调查,利用TM陆地卫星影像图的判读,结合黄河尾闾变动的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是多泥沙的黄河淤积和海岸蚀退所形成.受区域气候、地貌、地质沉积、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形成4.5×105hm2的湿地,其中有6.84×104hm2的人工湿地.湿地生态类型随着黄河尾闾摆动和海退陆进程度而变化,自海洋向陆地依次为潮下带水生生态系统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潮上带盐生生态系统芦苇獐茅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陆上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资源 ...
根据1986、1996和2001年土地覆被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渤海海岸线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了渤海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结果表明,在空间上,1986和2001年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距海岸线距离的增大而升高,两者呈直线关系。在1996年,随着缓冲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未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在时间上,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增加。渤海对近代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的影响范围超过3km。除了优势度外,所研究的其他景观格局指标与距海岸线 ...
典范变量分析能同时处理两种类型的变量集并给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本文采用该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10个植物群丛及其土壤的有关性质进行了分析。典范相关系数是0.9和1。文中同时求出了所有典范变量,保留了原数据的全部信息。结果表明该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与土壤水盐及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显著相关。土壤的水盐动态是这一地区植被演替的制约因素。二维典范变量图较直观地表示出了群丛间的演替关系。初步判断出芦苇和白茅群丛是这一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阶段。该方法对研究植物群落的分布及植被演替等内容是 ...
影响水禽生境选择要素可分为水、食物、隐蔽物和干扰4类,对其划分等级标准,确定采样点的生境类型。在研究区内分秋冬两季调查丹顶鹤(迁徙期和越冬期)生境选择机制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按区域的特点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分别选择样点;经过实地野外调查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和频数对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迁徙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干扰,最适生境为远离人类干扰、有浅水域分布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越冬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食物,最喜欢选择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有水域分布的、动物性食物占主导 ...
应用生态环境交错带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对道夫尼尔计算人对地理环境作用的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环境潜在指数(E)”求算公式,然后运用此公式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警研究。
A survey was made of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status of five dominant wild plants Tamarix chinensis, Phragmites communis, Suaeda glauca, Aeluropus littoralis var.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为进一步研究2002年开始实施的湿地恢复工程,选择未恢复区、恢复区比较其水、植被、土壤等生态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及实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至2005年7月恢复区湿地水域面积比例增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群落呈正向演替,土壤达到中、轻度盐化土水平,水禽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研究结果表明,以恢复湿地水文条件为核心措施的湿地恢复方案具有可行性。研究对于黄河三角洲其他类型湿地的恢复及改善其生 ...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使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黄河上、中游开发不断 ,砍伐、引水工程等引发了下游特别是河口三角洲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表现在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根据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问题以及 Ram sar公约要求 ,确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即保护新生湿地和鸟类资源 ,栖息地恢复与保护 ,生态系统功能与过程的维持等 3个层次的目标。通过分析湿地生物和水量的相关性 ,计算了不同层次管理目标的黄河三 ...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适宜丹顶鹤栖息的生境面积不断减小 ,该地区的生境破碎化程度也不断升高 ;相应的适应丹顶鹤栖息的各生境类型的面积除了轻干扰深积水鱼类苇田 (人类活动造成 )的面积增加外 ,其余大多呈减少趋势 ,总的来说丹顶鹤栖息生境 ...
对渤海湾的海岛林地(IFL),黄河三角洲盐碱地(SAS)、鲁西南煤矿(CMS)和内蒙古退化草原(DGL)等几种生态环境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样点中,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不同,IFL中的最高,其次是SAS,CMS和DGL的最低。各地AM真菌种的丰度、孢子密度、频度、相对多度等也差异较大。这与各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的差异相关。在总体上,Glomus属在各采样点出现的频度和相对多度最高,其次是Acaulospora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