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搜索到86条文献 排序方式 从年到年 仅显示OA的文献 |
对近期国内外六足总纲动物的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在种群遗传变异及进化、种及种下阶元的分类鉴定、种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分析等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多基因的联合分子数据研究日益增加。随着分子技术的日益推广,不同类型的基因序列甚至全基因组的联合使用将引导分子系统学走向辉煌的未来。
陕西省1985年有驴4.301×10~5头,占全省大牲畜总数的16.8%,仅次于耕牛数量。按品种划分有关中驴、佳米驴和滚沙驴。本文探讨驴的品种形成、数量分布、体尺体重、血液生理指标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期揭示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利保种和选育提高工作的开展,为合理利用地方驴品种资源、制定品种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杨大透翅蛾(Aegeria apiformis Cl.)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陕西省榆林地区危害杨树极为严重的一种蛀干害虫。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迅速解决防治问题,近年来我们调查了它的危害情况,定位观察了生活习性,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于下。
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又名扁竹兰、蚂螂花,系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高可达1米,具粗壮的根状茎。叶片扁平,剑形,互生,长15—30厘米,宽约2.5厘米;花序二歧伞房花序,顶生,花桔黄,有深色斑点,花径5—8厘米,花被片6,花期7—8月;蒴果,种子黑色具光泽。射干的繁育可用多种方法,可用种子育苗,也可用根茎育苗。用种子育苗法,种植前一定要处理种子,因射干果肉丰厚,富含果糖果胶等物质。不处理种子,胚芽不易吸收水份,出苗不齐。块根繁殖法,是将生长2—3年以上成年射干 ...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知识传递、信息汇集、思想交流和继承创新的重要园地。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通常认为教学顺序不同于讲授顺序,前者是遵循教材内容的学科逻辑顺序,主要考虑知识表述上的系统和简洁;而后者则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充分考虑到他们掌握知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的备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编排知识讲授顺序和技巧的过程,即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将教材 ...
陕西省毛乌素地区的鸟类区系,以往很少有人做过调查。1958年10月至1959年9月,1963年4月至11月,笔者在该区西部的定边县城郊,白泥井和贺圈;1959年11月至1962年12月在中部的榆林县城郊、三岔湾和牛家梁;1964年4月至10月在东部的神木县大保当和尔林兔等地进行调查。通过采集标本、胃体解剖、野外观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是 一种抗旱耐寒的粮食作物,起源于我国,在我国 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我国山区旱地普遍种植, 主要栽种有普通荞麦(甜荞)和M PA荞麦(苦荞) 两种,均属二倍体类型,产量皆低。苏联、美国、 日本等国开展荞麦多倍体育种工作较早,先后 育成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荞麦新品种「6,93。国 内这方面的工作未见有报道。1982年,榆林农 校开始研究荞麦人工诱导四倍体工作,已选出 优良品系混选四号,1986年,在榆林地区两个 点上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5 ...
-V认为,人工诱变的同源四倍体禾谷类作物因减数分裂不规则性所产生的不育配子比例高,导致 结实率下降,是影响产鼠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同源四倍体荞麦和普通二倍体荞麦的外部形态、减数分 裂、花粉育性进行比较后认为,对不同作物的同源四倍体应作具体分析,就荞麦而言,当然也包括同源四 倍体荞麦,其结实率极低(最高为巧%)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减数分裂不规则性所产生的不育配子比例 高,而是由于荞麦自身花器结构和外界条件所决定。同源四倍体荞麦的结实率与普通二倍体荞麦的结 实率无明显差异,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千粒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