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搜索到9630条文献 排序方式 从年到年 仅显示OA的文献 |
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学特性 ,产植酸酶的菌种来源 ,以及通过诱变和基因工程对菌种的选育 ,并阐述了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曲酸(Kojicacid)又名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1907年斋滕在蒸米发酵物中发现曲酸,1924年,薮田测定了曲酸的结构[1]。曲酸在食品中可作为防腐剂、保鲜剂、护色剂,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能抑制熏肉中亚硝酸钠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曲酸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有显著的增白作用,现已在美白化妆品、浴剂及牙膏等日化工业中应用[2];它还可作为香料合成的中间体,故此国内外近来对曲酸开展了广泛研究。目前,发酵法生产曲酸的方法有:表面静态培养法、通风发酵法、半连续微孔薄膜表 ...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朱建国何远辉季维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保护生物学中心,昆明650223)1我国的自然保护系统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11我国的自然保护体系[1]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森林公园(For...
简要介绍民族植物学的性质、研究现况及其在经济、生态、环境和学术上的应用情况。民族植物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其在增强民族自信心、伦理学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作用得以论证。民族植物学的文化价值具体而生动,体现于种种直接的植物文化现象(如植物礼仪文化、食花文化、树叶信、草药文化等)和宗教行为(如植物图腾、树神崇拜、神林崇拜等)。通过对民族植物学的经济、生态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分析,作者相信,民族植物学对于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就上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樟科植物系统学研究进展 ,从形态学、孢粉学、胚胎学、叶角质层研究、分子系统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等 6方面进行了综述性的回顾和展望
用免培养法(Culture-independent approach)从腾冲大滚锅和龙陵大沸泉两个高温热泉中获得的16SrDNA,经克隆筛选,测定了其中9个克隆的16SrDNA插入片段的近全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个克隆中有4个是Thermus属、2个是Bacillus属、1个是Hydrogenobaeter属、1个是Pseudomonas属,还有1个在Themmdemtlfohacteriaceae科,介于Geothermbacterium属和Thermodesulfobac ...
通过对昆明西山滇青冈林内滇青冈种子库的跟踪取样调查和种子埋藏试验,对滇青冈种子库的动态进行了研究。昆虫在种子成熟前侵入种子,经种子雨进入种子库时已有71.8%的种子失去萌发能力。种子雨输入种子库的绝大部分种子停留在表面种子库,其中48.55%的种子被虫害,25.36%被某些非生物或生物搬运,17.39%的腐烂,8.7%的被动物当场取食,没有种子萌发,影响种子库动态的各种因子的作用大小在时间上是变化。被搬运的种子中,有4.9%的由表面种子库转移到埋藏加。土层是滇青冈种子的安全生境,土壤种子库的存在 ...
以不同浓度(0.02%、0.04%、0.08%、0.16%)秋水仙素溶液与二甲基亚砜和丙草胺的体积混合比为2000:10:1的溶液诱导七里香种子萌发苗1-3d的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得到七里香多倍体,其中以秋水仙素浓度为0.08%的混合液处理3d的诱导效果最好,多倍体诱导率迭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