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搜索到15484条文献 排序方式 从年到年 仅显示OA的文献 |
50 mg/L的硒胁迫下,小球藻中β-胡萝卜素、类叶黄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先明显增加,之后逐渐下降;而在800 mg/L硒胁迫下,各种光合色素含量均明显下降;小球藻活体细胞在693 nm处出现叶绿素a的吸收峰,其吸收值在硒胁迫后明显减弱;在室温荧光发射光谱中,700 nm处的发射峰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荧光激发光谱表明:硒胁迫使小球藻的能量传递受阻,传递效率降低;藻体中水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硒胁迫的增强而下降.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硒浓度增加 ...
从广泛收集的豆豉成品及半成品中筛选到数株菌落形态各异且具有纤溶酶活性的菌株.分别采用亚硝酸和紫外线对豆豉纤溶酶产生菌DC-12进行诱变育种,成功筛选到了3株突变株,其纤溶酶产量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3.6、3.7和4.75倍.
应用青蛙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了两种新型杀虫剂 -吡虫啉和抑食肼对青蛙蝌蚪和成体的遗传毒性 ,结果表明 :当吡虫啉为 2mg/L时 ,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浓度升高到 8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当浓度为 3 2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r =0 .9843 )。而抑食肼在浓度为 2 .5mg/L和 ...
目的:通过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回复的方法学探讨,为乳杆菌的基因操作和其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思路和实验条件.方法:用酶浓度分别为1 μg/ml、4 μg/ml、10μg/ml Mutanolysin(变溶菌素)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处理,脱去细胞壁以探讨其原生质体形成与时间和酶浓度的关系;并选用较为适宜的酶浓度制备其原生质体,在自制的双层再生培养基上观察其原生质体在普通培养、CO2培养、厌氧培养时的回复生长情况.结果:保加利亚乳杆菌对Mutanolysin较敏感,酶浓度为1 μg/ml时只 ...
概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海洋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技术和方法,并展望了海洋微生物药物及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了有限束宽均匀分布和高斯分布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分析了生物组织的光学参数及光源特性对光吸收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有效光吸收系数增加,最大光吸收率就会增加,光的侧向传输能力主要依赖于光的有效散射,光束宽度增加,辐照范围加宽,高斯光束的吸收分布的梯度更大。
龙眼的成花逆转以部分开花和/或花序逆转两种类型出现,其逆转是以“冲梢”形成而发生的,“冲梢”导致龙眼“大小年”结果。文章就60年代以来龙其是近10来年龙眼花芽分化和成花逆转,与成花逆转有关的因素,以及成花转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通过活性跟踪、从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具抗氧化作用的二苯基环氧庚烷类成分,由其质谱、1D和2D-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1,5-环氧-3-羟基-1-(3,4-二羟基-5甲氧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庚烷(1)。
对急性分离的人中性粒细胞采用4℃预处理是进行膜片钳实验前经常采取的步骤,但这一步骤对电生理记录结果有何影响尚无文献报道。本实验探讨这一步骤对电生理记录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4℃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封接率,有利于对中性粒细胞进行电生理记录;封接率提高的原因与4℃预处理降低细胞的极性活动有关,但记录到的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全细胞电流和大电导Ca^2+依赖性K^+单通道电流动力学没有显著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4℃预处理可能影响到细胞膜上与极性有关的脂膜变化,但对细胞膜上蛋白的功能影响较少。